接觸電阻計的精度級別并非固定,而是與儀器類型、測量范圍、測試電流等核心參數強相關,其精度表述通常以 “引用誤差"(即 “百分比讀數誤差 + 固定誤差")為標準,整體可分為常規精度、精密級和超高精密級三個層級,具體精度范圍如下:
不同應用場景的接觸電阻計,因設計目標(便攜性 / 實驗室精度 / 特殊場景適配)不同,精度差異顯著,具體對應關系如下表:
接觸電阻計的精度并非由單一參數決定,需結合以下關鍵因素綜合判斷:
測量范圍與分辨率
精度與測量范圍強相關:在小量程(如 0.1μΩ - 10mΩ) 下,儀器需聚焦微小電阻變化,精度更高(如 ±0.05% 讀數);在大量程(如 1mΩ - 1Ω) 下,精度相對放寬(如 ±0.5% 讀數)。
同時,分辨率(儀器能識別的最小電阻變化)是精度的 “基礎"—— 例如,精度標注為 ±(0.1% 讀數 + 0.1μΩ) 的儀器,其分辨率需至少達到 0.1μΩ,否則無法實現對應的精度。
測試電流大小
接觸電阻的測量基于 “大電流測小電壓"(四端測量法),測試電流越大,被測接觸點的電壓降(U=IR)越顯著,儀器對電壓的測量誤差占比越小,最終電阻測量精度越高。
環境干擾與校準頻率
接觸電阻計測量的是微歐級(μΩ)微小電阻,易受強磁場(如變壓器、電機)、溫度漂移(環境溫度變化)影響,導致精度下降。
接觸電阻計的精度標注(如 “±(0.1% 讀數 + 0.1μΩ)")包含兩部分,需結合具體測量值計算:
示例:用精度為 “±(0.1% 讀數 + 0.1μΩ)" 的儀器測量兩個阻值:
測量 100μΩ 時:總誤差 = ±(100μΩ×0.1% + 0.1μΩ) = ±(0.1μΩ + 0.1μΩ) = ±0.2μΩ;
測量 10mΩ(即 10000μΩ)時:總誤差 = ±(10000μΩ×0.1% + 0.1μΩ) = ±(10μΩ + 0.1μΩ) = ±10.1μΩ。
可見,在小阻值測量中,固定誤差占主導;在大阻值測量中,百分比讀數誤差占主導。
接觸電阻計的精度覆蓋**±(1% 讀數 + 5μΩ)(常規便攜)到±(0.02% 讀數 + 0.01μΩ)**(超高精密專用)的廣泛范圍,核心取決于儀器類型和應用需求:
日常現場檢測:選擇 ±(0.5%~1%) 精度的便攜式儀器即可;
實驗室研發 / 元器件質檢:需 ±(0.1%~0.3%) 精度的臺式精密儀器;
ji端場景(如高壓設備、半導體):需 ±(0.02%~0.05%) 精度的專用型儀器,并配合定期校準和抗干擾措施,確保精度穩定。